自古我们就讲究:“四季五补”的道理,其中春季对应“升补”,夏季对应“清补”,秋季对应“平补”而冬季则适合“滋补”,加之四季俱宜的“通补”所以便有了这四季五补的说法。
关于冬令滋补的传统习俗,其实主要源自《易经》,《易经》认为,自农历十一月冬至前后,其所得之卦为“复卦”,所以《易经》分析这冬至以后,正是阳气初生之机,因此本着“育苗用精肥”的讲究,养好这个生于冬季的“阳苗”便格外重要。
俗语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便意在通过冬季的调补以后,便能将阳气收纳入体,所以一旦这身体补好了,这到了来年春天,体内的阳气也能顺势茁壮成长,即便时遇春瘟,这人体也能撑得过去。因此,这冬至滋补究竟要补些什么,还又该忌讳些什么呢?
南北方:羊肉与汤团缺一不可再有一周冬至节就到了,彼时不知道你家那边每逢冬至之时都会吃些什么呢?但依照南北的饮食大体习惯来看,北方偏向热气腾腾的肉食,而南方则更多把目光放在滋味甜腻的糯米糍粑和各色汤圆点心上。
而比较羊肉和糯米两味食材的食性及共性,我们不难看出二者俱是性温、味甘的食物,且食效也都有“温暖脾胃”和“补中益气”的作用,加之二者平时皆不宜消化,吃多了又可能会有上火的烦恼,所以不免使人生出一个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们那么适合冬季呢?
关于这点《月纂》曰:“冬至日阳气归内,腹中热,物入胃易消化。”显然,得益于冬至节气独有的:“阴虽盛极,而阳气回归。”的特点,所以附作用于人体,自然而然冬至这一天便是人体脾阳最旺盛的时候。
因此这冬至往后到春节的时间段里,自然是全年度(农历)中最适合进补的一月。其中时下的冬季滋补,就是要求人们在冬季时多吃有滋腻性质的食物来补益冬季的方法,这里常用的滋补食品有:“猪牛羊、母鸡、鹅、海参等。”
但千遍补,万便养,其实这其中的道理和精髓这千年下来倒是一点都没有变化,关于吃什么,除了南北差异外,更多的还是个人口味抉择,说的再多其实参考性也相对一般,所以避虚就实,真正的冬补,其实还得注意好这自古传承下的“冬补六戒”,只有戒好了自己,才能让这身体更好的补宜。
冬补六戒第一戒:戒乱进补
首先,冬季进补之前,得先从自己的体质出发,先分析“该不该补”,然后即便该补,也得再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上分析,这补得补到什么地方上去,且同时除了体质外,这年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要素。
比方说青幼年多以茁壮身体为主,所以便要补些能滋筋骨、温五脏的食物,所谓“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往昔或许家长们会害怕营养过剩对孩子会是种危害,但是冬至这天,像什么鱼肉蛋奶就可以放开了任孩子敞吃即可。
而人一旦到了中年,便要思考起年老之时这健康该如何继续的问题了,所谓:“精血发于脾,而行于体,脾强则血脉旺,血脉旺则百病无。”因此中年冬补当以滋养脾胃为主,像羊肉、汤团这类温补却难消化的食物,虽说可以吃,但也得尽量记得时刻提醒自己应适当而行。
等中年一去,人到老年,便要以“补益肾气”为主了,你比方说这老人精神不精神,其实全凭这头发乌不乌和面容上的褶皱数量来定的,而决定这两者的,便是肾气是否足不足。所以冬季之时,推荐可以多吃些黑芝麻,来补一补肾气。
而之所以推荐黑芝麻,主要是因为五行学说认为肾脏对应黑色,五行属水,且这五行之水又正对应冬令时节,所以冬季我们可以多吃如:黑豆、黑芝麻、乌鸡等带黑色的食物,在中医看来这些黑色系食材基本都能起到在冬季滋阴固体的作用。
而在这些黑色食物中,最为著名且应用最快的食物就当属黑芝麻了,依民间“早晚嚼把黑芝麻,活到百岁无白发。”这句谚语来看,这黑芝麻的食疗效果可谓杠杠的。
关于吃黑芝麻有啥好处,《本草新编》曾言:“芝麻性润而汁乌,乌自入肾,既入肾,自能润髭矣,况又通任督之脉乎。”加之《神农本草经》也说“(黑芝麻)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久服轻身不老。”
但即便黑芝麻如此“神效”,但很多人却吃不来它,这是因为很多人认为黑芝麻仅需单纯入菜或者做成糊糊即可,却殊不知这是最愚蠢的一种办法,关于这点道士们就说的很直白:“世上都说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
而像一般的吃法,如撒在米饭上装饰也好,佐以沙拉轻食也罢,其实这种干吃芝麻无什么食疗价值,依照黑芝麻的属性而言,如不经特殊炮制,直接进服不仅胃受不了芝麻的高油、高纤维属性,长此以往盲目生服甚至最后还会损伤脾胃。
因此对于黑芝麻的炮制方法上来说,自古就有讲究九蒸九晒的传统做法,如清代冯楚瞻《冯氏锦囊秘录》记载黑芝麻道:“抱朴子服食胡麻法,用上*胡麻三斗,淘尽蒸令气透,日干,以水淘去沫,再蒸如此九度,去壳炒香,为末,白蜜枣膏丸,弹子大,每温酒化下一丸,日三服。忌*鱼、狗肉、生莱菔。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而色光滑不肌,二年白发变黑,三年齿脱更生,久服长生不老矣。”
所以经过九次蒸煮,芝麻中的营养才能彻底的释放,此时油性亦会被稀释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更易于人体吸收。那么虽然有了黑芝麻的炮制方法,那么要怎么吃它的效果才更好呢?
首先,我们每天最好服食两枚黑芝麻丸,早晚各一,进补讲究的是循序渐进,黑芝麻吃多了,反而有损肠胃,正所谓:“过犹不及”其次,吃黑芝麻的时间最好在饭前服用,而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则最好在餐后服用。再者,建议用*酒、淡盐水、米酒、温开水佐食而下,其中对于易上火人群则建议用温开水即可。
第二戒:补而戒腻
说起冬补这个事情,其实并非每个人都适合的,但是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加速,冬季进补似乎倒快要变成一种冬季所必须进行的仪式了,但对于那些身体不太好,尤其是脾胃常常感到消化不良的人来说,这冬季的首要目标并不在补,而是在于“恢复”
首先这脾胃功能要是没有恢复,那即便吃的再多、吃的再补对这身体其实也一样无济于事,甚至于吃下的那些补物最终还会在身体里积湿积浊,进而导致本就孱弱的身体再进一步恶化成“痰湿体质”
其次,冬季进补不一定非要以肉类为主,像芋头、山药、土豆这类易于消化,且都对应冬季蛰藏属性的根系蔬菜也是一个不错的健康选择。
第三戒:补而戒偏
一般人家进补,时常会念叨:“诶呀,你是血虚,要多补补血。”或是:“你呀,是气虚,快补补气。”但殊不知,这气与血、阴与阳,虽说是对立的两方,但实际上又是互相帮扶、互相助益的两方。
所以冬季进补,不可因为体质问题而一味“偏补”,比如自认为是气虚便大补气而不补血,又或者是自以为阴虚,而只注重阳,而忽略了阴,但实际上,很多人手脚冰凉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阳气少,而是自己身体里的阴气本就虚无缥缈才造成的。
第四戒:外感戒补
外感戒补的意思是,在冬季进补时,不应以突然患上的感冒、上火来作为进补的依据,不然补过了,等身体缓了过来,那些多出的营养便会让身体顿觉负担变重。
而一旦这种负重感增的过多,不仅不会使身体得到补养,反而把这养分留给了身中的邪气,进而使身邪为寇,并最终在后续的春天里问题频发。
第五戒:戒以贵贱论英雄
关于贵贱,其实都是相对而言的,譬如古代,南方人常以羊肉为尊,猪肉为贱;而北方人却以猪肉为贵,羊肉为贱。所以宋辽两代互派使臣的时候,就常感叹南北所尊之物却是彼此所轻的东西。
所以在这点上,切忌不要在冬季进补时,奉某种肉类,或是某种蔬菜为冬季进补之“最尊”,正确的做法便是每种都要自己依照自己的身体去勇于尝试。
另外对于一些冬补的食材,其实也不是越贵越好,但是偏偏老一辈家长们还都秉持着这东西越贵,进补起来便越有效的想法,其实人参鹿茸不会用,其效果甚至不如一根白萝卜来的更实在。
第六戒:戒唯补而补
冬季进补,不是只把嘴补好然后身体不动就行了的,对于有养生意向,且想以养生来健康体魄的人更是如此,这冬季想要强身健体,光吃毕竟还是太过单一,也因此我们在这个冬季才更应该注重对身体、大脑的训练。
对于身体,我们可以选择室内运动,多俯卧撑、多仰卧起坐,而对于大脑,则要在冬季的每一天里去勤于思考,并且每天记得给自己一个安静的时间,唯有全方面的照顾,才能使这冬补获得它本应该有的良效果。
冬季害怕补过头?清宫糕点来帮忙说了那么多,会不会有很多小伙伴反而在冬季怕了去进补,一来怕自己啥都不懂,然后导致自己补过了反而伤到自己;二来,可能是往年常常进补,但即便只补一点,还没补多,这脾胃便已难受不堪,但事实上,也可能是不懂“调息”所导致的。
关于这“调息”之法,古人便用的得心应手,比方说这《红楼梦》里,每逢吃饭,必是要先以茶水漱口,然后先吃小食,然后依次再向“大菜”动筷,且吃完以后,又要用茶水漱漱口,然后吃点小零食什么的。听起来或许你会觉得有些麻烦,毕竟现在人也没有古代人讲究,但其实从本质上看,这调息,即是讲究“正餐有序,只六七分饱,而小食不断,使肠不受饥,脾不受寒”而已。因此在这维持“肠不饥,脾不寒。”的小食里,最推荐的便是“八珍糕”。
说起这“八珍糕”,它的历史可谓非常久远,最远可以追溯到五百年前的明朝医学家陈实功。虽然陈实功主攻外科,但其一直秉持的观点是“开户逐贼,使*外出为第一”,即更加重视内疗。相对于用药物调养,他其实更加注重食补,其中《外科正宗》便记录了由他所发明的“八珍糕”。这“八珍糕”主要的八种食材是茯苓、建莲、芡实、扁豆、薏米、山楂、麦芽、山药,并辅以米粉、白糖、麻油精制而成,因有佐材八味,所以这八珍糕也叫“八仙糕”。
而到了清朝乾隆四十年时,太医院将陈氏“八珍糕”改良,把其中的山楂改为人参,麦芽改为莲子,人参和莲子具有补气固肾的功效。御医们评论“八珍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
经过了这次改良,新式八珍糕很快获得了乾隆皇帝的认可,以至于今后数十年这八珍糕都没有间断过。据记载,每年夏秋季节,乾隆到承德避暑山庄处理*务,早晚膳毕在上茶时都会吃四到六块“八珍糕”,今天承德特产仍有“八珍糕”这味小吃。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为了不超过祖父康熙而禅让给儿子嘉庆,自己又掌控朝*三年到八十九岁才去世,是中国历史上实际统治时间最长、同时也是寿命最长的大一统王朝皇帝,之所以能有这两个“之最”,与其长期食用“八珍糕”当然是分不开的。
然后这个事情还被一档宫廷饮食文化节目《我在宫里做厨师》加以重现,其中内容便是由御厨传人对清宫美食进行复刻还原,并由六位明星嘉宾扮演皇帝皇后情景再现。其中第一期节目讲的就是养生益寿的“八珍糕”制作,由“五阿哥”苏有朋变身“皇阿玛”乾隆参与品尝。
而另外一个喜食“八珍糕”的名人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年方四十就出现“心脾不足”的问题,太医李德立以乾隆时期的“八珍糕”改良后进献,而慈禧在食用之后,身体明显有所好转,此后便一直服用“八珍糕”,最终活到了7岁。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7岁在当时也算长寿了。
以下是八珍糕的适用人群:
1、八珍糕调养脾胃的经典名方,许多专家推崇的山药薏米芡实粥和四宝粥等,都是由八珍糕延伸而来。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必须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
、山药、薏米、芡实在《神农本草经》中都被尊为上品,经常食用有益智安神、延缓老迈的保健作用。
3、淮山药“健脾补虚,滋精固肾”,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所以很适合用八珍糕调补。
4、都非常适用。多吃八珍糕可以培补体内血气,而只要人体的血气充足,那么才会有抵御外邪的坚实基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