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导读:根据临床经验大多妇科疾病考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就如作者所言:“妇科论述肝脾肾者多,论述心者亦有之,唯独论述肺者很少。”因此肺与妇科疾病关系也往往不被人注意。这篇文章作者根据前人理论又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谈了肺与妇科疾病的关系以及重要性。肺在妇科临床上的意义五脏与妇科均有密切关系。但近世论述肝脾肾者多,论述心者亦有之,唯独论述肺者很少。究其故有二:一是妇科病纯由肺气导致者不多,易被忽视。一是需补肺气者常以补脾气代之。薛立斋有言:“有因肺气虚不能行血者,治疗之法……补脾胃”。(《校注妇人良方》)正合《难经》“损其肺者,益其气,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补肺气往往用补脾气之法培土生金以代之。因此,肺与妇科疾病关系往往不被人注意。但究竟肺与妇科疾病有什么关系?重要性如何?现据前人理论结合笔者临床体会谈些看法,请同道指正。1、肺与妇科生理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所谓“相傅”者,古代的官职名称。位居君主之下,百官之上。因肺与心同居膈上,肺主宗气,朝百脉,是辅助心脏运行气血、营养周身的器官,故以“相傅”比喻。所谓“治节”者,因肺主一身之气,人体内外上下的活动,都需要气来调节,故称“治节”。妇人经之来源、胎之营养及得载、带之固摄、产之顺逆等,无不与肺气有关。丹溪先生云:“人受天地之气以生。”是言人本身受天地阴阳二气,父母之气血而生。其后天之生理活动更是与肺气息息相关。薛立斋说:“天地以五行更迭衰旺,而成四时。人以五脏六腑,亦应之而衰旺……肾水当藉肺金为母。以补其不足。”(《校注妇人良方》)说明古人要求人们保养肺气要和保养肾气同等重视。妇女以血为本,血又源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需上达于肺才能化赤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谓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肺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素问·经脉别论篇》云:“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所以薛立斋强调:“然血之所统者气也,故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是以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校注妇人良方》)说明血之生化与肺气调布息息相关。2、肺与妇科证治血枯经闭血枯,即精血枯竭,月经闭止不行的病证,与肝、肾、肺三脏关系最密。因为肝藏血、肾藏精、肺主气,血亡精竭气耗,则经闭不行。陈自明在治疗由肺气虚引起的血枯经闭是用补脾胃之法,以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之类。清代高上池在解析甘温之方时说:“多服胃气旺而升于肺,肺行降下之令而生水,所谓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山泽通气之道也。”(《医学问对》)薛立斋曾举一例:“妇人胃气素弱,为哭母吐血咳嗽,发热盗汗,经水3月不行。余以为悲则伤肺,思则伤脾,遂朝服补中益气加桔梗、贝母、知母;夕用归脾汤送地*丸而愈。”(《校注妇人良方》)笔者曾治1例闭经5月患者,张某,26岁,以往月经稀发并伴有发热3月,气短自汗,形体羸弱,脉虚无力,先以补中益气汤加山药、阿胶、五味子、丹皮之类,后用六味地*汤加减善后而愈。带下白色不止陈自明说:“妇人带下……伤于太阴肺经,色如白涕。”(《校注妇人良方》)薛立斋进一步明确色白者属肺,用补中益气汤加山栀。”(《校注妇人良方》)后世《傅青主女科》、《医宗金鉴·妇人心法要诀》等理论都与此相一致,笔者用炙*芪、白术、陈皮、*参、升麻、柴胡、山药、芡实、白果、炙甘草等药治带下日久不愈者,亦颇感应手。妊娠水肿妊娠至五六月后,出现下肢肿胀,重者头面遍身浮肿,尿量短少称为妊娠水肿,又称子肿。发病多与脾肾关系密切,而与肺有关者也不少见。薛立斋说:“妊娠每胎至五月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两足肿,渐至遍身。后及头面。此是脾肺气虚,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六君子加苏梗而愈。”(《校注妇人良方》)临床上,我们以《医宗金鉴》之茯苓导水汤(茯苓皮、猪苓、泽泻、白术、木香、木瓜、槟榔、大腹皮、桑皮、砂仁、紫苏叶、陈皮)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妊娠水肿属水气湿邪伤于脾肺为病者。即本于此意。产后小便频数《校注妇人良方》云:“产后小便数者,乃气虚不能制故也,当补脾肺。”并举例治一产妇小便频数,时忽寒战,乃属脾肺气弱。用补中益气汤加山栀、山药为主,佐以桑螵蛸散而愈。又治一产妇属膀胱阴虚者,用补肺肾法以补中益气汤佐以六味丸而愈。可见肺主治节,通调水道之重要作用。临床上,此种病例也不少见,也多用上方治疗获效。3、结语妇科多种疾病与肺有着密切关系。除上述还有血崩日久、妊娠子淋、产后褥劳等病,也与肺的功能失调有关。从肺论治多收良效,但需注意的是许多妇科病的发生,并非纯由肺而引起。辨证时还须和其他脏腑联系起来考虑,比如妊娠水肿有肾虚、脾虚、气滞、脾肺两虚等证型。临证一定要通过四诊合参、八纲辨证,探本求源,才能体现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从而收到卓越疗效。
往
期
推
荐
1.《金匮要略》和《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的区别2.阳和汤活用,可以治疗着5种妇科疑难杂症—THEEND—?版权声明:1、文源:本文选自《河南中医》年第12卷第4期。编校/郑佩瑶。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