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四,我国民间传统的“大寒”节气。冬至之后,冷风习习,万物萧瑟,人们在这一天会遵循一些古老的习俗和禁忌,期望能平安地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老话说:“腊月初四逢红沙,三事不做报平安。”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有些独特的习俗和生活建议。
生活习俗“一不关、二不出、吃三鲜”
一不关:
是指在这一天,不宜将门窗紧闭。严冬时节,室内外温差较大,若长时间紧闭门窗,容易导致空气干燥,增加细菌、病毒滋生的可能。因此,人们会适时开窗通风,确保空气流通。
二不出:
一:是夜深不出门。大寒时节的夜晚尤为寒冷,老弱、小孩和身体虚弱的人更易受寒,晚上应避免外出。如需出门,应做好充足的保暖措施,如戴上帽子、手套等。
二:是大寒时节的运动不宜过于剧烈。冬季运动应以舒缓为主,如太极、瑜伽或散步等,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过度劳累导致抵抗力下降。
饮食习俗“吃三鲜”
大寒时节,为了滋补身体、增强抵抗力,人们会选择一些特别的食材来调理饮食,这便是所谓的“三鲜”。
第一种,肉中鲜:羊肉。羊肉是冬季的滋补佳品,它性温热,能暖中补虚、益气血。大寒时节食用羊肉,不仅能御寒抗病,还能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羊肉的烹饪方法多样,如炖羊肉、涮羊肉等。但需注意羊肉性温热,过量食用可能引起上火,因此需适量食用。
第二种,菌中鲜:口蘑。口蘑营养丰富,口感鲜美。它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大寒时节食用口蘑,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抵抗严寒。口蘑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如炒口蘑、炖口蘑等。但需注意,口蘑不宜与鹌鹑蛋、驴肉等食物同食。
第三种,根中鲜:山药。山药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肺止咳等功效。大寒时节食用山药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抵抗寒冷。山药的烹饪方法多样,如炒山药、炖山药、山药粥等。但需注意山药不宜与鲤鱼、鲫鱼等食物同食。
推荐食谱:蘑菇山药羊肉汤:
原料初加工:
白蘑菇:若干,清洗后切成三片。
山药:适量,洗净后切成段。
生姜:一小块,洗净后切几片。
羊肉:适量,洗净后切成小块(可以选择羊排的部分,加些蹄子)。
橄榄油:适量。
盐:适量。
葱:适量,切碎。
豆腐酱、腐乳、花生油:适量,用于调味。
制作流程:
1.清洗蘑菇、山药、生姜,蘑菇切成三片,山药切成段,生姜切几片备用。羊肉切块后焯水备用。
2.在锅中加入橄榄油,放入姜片,加热后加入羊肉块,翻炒至羊肉表面变色。
3.加入开水(约1.8L),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5分钟,然后继续煮30-40分钟,直到羊肉熟透。
4.加入白蘑菇和山药,继续煮10-15分钟,直到蘑菇和山药变软。
5.加入盐调味,撒上葱花。
6.如果喜欢,可以加入豆腐酱、腐乳和花生油调味,然后即可享用美味的蘑菇山药羊肉汤。
特色:
口感:汤汁乳白,味道鲜美,肉质鲜嫩,蘑菇和山药的口感细腻,整体口感丰富。
营养价值:此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滋补强身、益气养血的功效。蘑菇和山药的搭配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对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