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什么时候最湿呢?是它气温最高的时候,还是它气温只是略高的时候呢?答案很明显,就是略高的时候,因为如果气温最高,这水湿就很难浮于气表。
但如果只是略高,那么这被高温蒸发出的水湿就很容易沾染上人;而小满到夏至节气前的这段日子,正是这一年到头来最湿的时候。
因此小满之后,不妨提前给身体做好预防湿气或者祛除湿气的准备。
可一听到祛湿,现在的人都有些丈八和尚摸不着头脑,似乎总把祛湿跟薏米捆在了一块,又或者总觉得祛湿需要去喝那些奇奇怪怪的汤药,但今天我想告诉各位小伙伴的是,祛湿其实非常简单,甚至还十分的“家常”。
小满后饮食如何除湿
先说如何除湿之前,我们得先知道的是,在小满至夏至的这段日子里,我们除了会受自然界中的水湿影响以外,如果饮食不周,那么同样也会被湿气所侵染,而在这段时间内,我们所不能吃的食物,《夏季摄生消息论》其实都已为我们罗列了清楚,原文如下:
“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昏乱。莫食生菜,原腹中方受阴气,食此凝滞之物,多为瘀态。若冷气痰火之人,切宜忌之。”
简单来说,就是夏季的时候,这人的心脏是旺盛的,而肾脏是相对衰弱的,因此即便夏季十分炎热,那也不能或者不适合多吃冰雪蜜水、凉粉和冷粥,且如果是饱腹摄入,那么大概率就会出现头昏的问题。
同时,也不要多吃生冷未处理的蔬菜,这人在夏季,胃理本就存有预热的阴气,如果此时多吃生冷蔬菜,那么难免瘀滞起来。尤其是那些体质寒凉而又内生痰气的人。
既然说完了夏季的禁食之物,接下来就该说说夏季的时候,我们都该吃些啥,首先说味道,在古人看来,夏季的主味应该是辛味,也就是辣味,原文是这样说的:“夏三月属火,主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
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明明夏季不是应该补心的吗?为啥这里要我们去补肺呢?这补肺又跟祛湿有什么关系呢?
先说第一点,古人认为的补,在原则上是讲究一个“平强补弱”的,而平强补弱的原理的就是,每当一个应季的脏腑较为强势的时候,其必然会克制住一个应季较弱的脏腑,这其中夏季的克制关系便是火克金,心克肺,故而夏季补的并非心,而是肺。
其次,我们现代人理解的肺脏主要负责的是呼吸功能,但在古人看来,这肺脏和脾胃及肾脏均为排湿的主官,如果这三个脏腑中的一个出了问题,那么剩下两个的排湿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而肺脏正是水湿的上源,所起的功能乃是调理气机,故而如果肺脏的气体调通能力一旦失调,那么水液、津液就不能在全身上下有效地运转,同时也就不能很好地往下代谢,进而也就会产生湿浊之气。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避免肺脏受到影响呢?答案就是“减苦增辛”简单点说就是“多吃口辣的。”但看到吃辣,你或许又会有所顾忌,毕竟夏季吃辣椒,那不是火上浇油吗?其实吃辣,并不一定要从辣椒中获取,比如生姜就是一个很棒的辣味来源,所以那句“冬吃萝卜,夏吃姜。”现在看来也并非空穴来风。
说起姜,那可是伴随着我们历经了千年的食物与调味料,正如古人所云:“姜韭者,食不可缺也。”甚至在古时的高端宴席上,这姜还是必须出场的菜品,这不孔夫子就有:“陈不设姜,不食也。”和“不撤姜食,不多食”之说。
而古人之所以热衷于姜,也和当时较为温暖湿润的气候息息相关,至于多温暖湿润,我们可以从河南省的简称“豫”字中窥出一二;另外在姜的吃法上,我们老祖宗更是花样百出,这里就介绍一种“含姜食”给大家认识认识。
这个含姜食最早出自苏东坡的《杂证》,但原文写得比较隐晦:“钱塘净慈寺,有僧八十岁,其貌如童,乡人问其故,老僧云:‘无他,余服生姜四十载,故不老耳。’”这里或许一个生服并不能看出点啥,但是在这老僧所在的浙江,当地民间便有“朝含三片姜,不用开药方”的说法,因此推断出,这个老僧服用姜片的方法,应该跟民间差别无二。
接着此后千年,“含姜食”更是一路被发展成了“泡姜食”,而泡姜所用之材,便是产自江南的镇江陈醋,因为这泡姜食”是用醋泡腌制的缘故,所以它也有另一个大名,即“醋泡姜”
关于这“醋泡姜”的食效,时至今日都仍旧是养生界的传奇,而在这个传奇之中便有一位吃了近四十年醋泡姜的传奇人物,他便是路志正。早在年,路志正老爷子就曾参加过一个叫《中华医药》的电视栏目,在镜头前路老爷子在面对主持人问出自己为何长寿的话题时,一拍胸脯说:“因为醋泡姜,我即便现在高龄90,但仍有一颗40岁的心脏。”
此外醋泡姜的做法也非常家常,在家准备起来也非常简单,材料方面最好选择铜陵出产的嫩白姜,白姜到位后,便可切做细片,然后放置在玻璃罐内,泡醋的选择比较随意,毕竟家里吃可以简单些,所以拿普通的白醋或者陈醋泡也无伤大雅,当然如果你有要求的话,那么建议最好选择八年以上的镇江玫瑰醋来泡,这样口感会更馥郁,效果也会更好些。
如果没有时间自己来做醋泡姜,我们找到了一款绝好的即食品。对比了不下10家供货商,试吃之后,这款接近满分。一点乱七八糟的添加都没有,良心手作,现成的无添加的醋泡姜。
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
无添加:酸是养肝的,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剂,需要用肝来代谢,肝反而受累,得不偿失。
老陈醋:姜要嫩的铜陵姜,醋要老的。泡姜的醋,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陵白姜:系铜陵“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属白姜,排姜类型。鲜姜皮为白略呈*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姜指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此外,我们家的醋泡姜相比别家的产品来讲,首先保障的便是绝对的0添加食品安全,当然也只有在绝对的食品安全方面上的自信,才能保证您的每一次咀嚼都能充分享受到来自于姜的暖煦与“辛爽”。
当然,要是只有姜,那毕竟还是太过单一了,说起这祛湿的食物,《遵生八笺》中便有一句先告诫后推荐的话,它是这样讲的:“(夏季)饮食温暖,不令大饱,常常进之。宜桂汤、豆蔻熟水,其于肥腻当戒。”
意思是说,夏季的饮食应当尽量温暖,吃饭的时候不要饱腹太过,应当细嚼慢咽有序进食。其中所适合的汤品有肉桂汤和豆蔻汤,这两样对于夏季的解肥腻养脾胃是最好的。
肉桂相信大家的厨房里都有,但拿来单一煮汤喝毕竟不适合现代人的口味,所以这里要详细介绍的,自然是豆蔻了,这豆蔻在古人眼中,具有驱除寒、燥、湿三邪的食效,同时多吃豆蔻,还可以化湿消痰、行气温中,故而一直为人所推崇。
因此在湿气最重的广东,当地人都喜欢拿豆蔻去煲粥吃,具体的做法也很简单,只需将豆蔻洗净,再加一些猪肉进汤粥里煮至烂熟即可,当然要是想要祛湿的效果更上一层楼,那么还可以再加入茯苓、淮山、薏米、赤小豆、芡实和莲子。
其中茯苓,芡实是古人常用健脾利湿的食材;而淮山药,是专门用以补气健脾的养品;至于薏米,它更有着淡渗利湿的食效;最后加上能去湿的赤小豆、莲子,这样组合在一起便还可以养心安神,去湿气除心火。
且除了煮粥以外,它们同样也可以被制作成糕点来食用,下面就分享一个古法健脾糕,这古法健脾糕主要拿是淮山药、莲子、芡实、薏米、糯米做成的,另外还加入了红糖、红枣以滋养血气,而且这糕还能在填饱肚子的同时养好脾胃的状态。
做法:将芡实、莲子、薏米、风干山药碾碎成粉,然后加入糙米和糯米一起用破壁机打成粉,最后加入大枣混合打成粉。
接着将大枣蒸熟混合在一起即可。之后红糖用热水冲泡,分批次加入粉中,搅拌均匀,揉成面团。用模具压出花型,之后上锅开始蒸,半小时即可。这样一道带着淡淡甜味的古法健脾糕就做好了
如果懒得自己做,也可以尝尝看这款现成的茯渭糕,配料更丰富,而且山药用的是正宗的温县垆土铁棍山药,为的就是这一口营养,有糯米、大枣、薏米、白扁豆、铁棍山药、莲子、麦芽、芡实、山楂。
为了健康用的是麦芽糖和亚麻籽油,不会给身体过多造成负担,口感也更细腻,吃着更是清甜不腻口。
小满后起居如何避湿
说完了饮食,我们再来谈谈起居,关于夏季的起居首先该避免什么,这里推荐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养生论》中的这一句话:“夏气热,禁不可于一热也。禁食过饱,禁湿地卧并穿湿衣。”简单点说就是,夏季的气息是炎热的,故而人不可以长时间处于炎热的环境下,在炎热的天气下,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要在潮湿的地方睡觉和穿湿漉的衣衫。
此外《养生论》还规劝我们夏季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肾脏,毕竟夏季除了肺弱以外,这个肾脏也是比较虚的:“风*因肾虚而得,人生命门属肾,夏月,精化为水,肾方衰绝,故不宜房色过度,以伤元气。”
所以从长远来看,在夏季养生不仅要需要保养身体,同时也得克制好自己内心深处的焦虑与各种欲望。
另外这小满至夏至的这段生火期,想要避湿防湿,那么就一定得对肚脐加以留心,你或许会疑问,这肚脐看来无用,且生活之中也并不曾留意它几分,又怎能帮助我们除去湿气?
其实各位有所不知,这肚脐本名“神阙”,即人神所在之宫阙,古时贤人认为,这人一呱呱坠地,便需与母亲进行断脐分离,这脐断之前,这人活着依靠得是父母的先天之本,而这脐断之后,再想存活,却得靠着自己的后天之本,所以这个肚脐正是承前启后之所在,人命兴亡之开始,是不容小觑的!
是故古书曾云:“神阙温暖则自然百物尽消,神阙宫寒则饮水难化。”听听,这肚脐一暖,你甭管吃什么,只要入口的是正常吃食,即便性味刁难却也能够消化,但如果这肚脐一遭受了冷寒,那么即便你只是卧床饮水,这水也会变成湿气再回来折磨你。
故而如果你有以下几种情况,那就请先把自己的肚脐给照顾好吧!
1.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腹痛;
2.口腔溃疡、牙龈肿痛、长痘;
3.怕冷,经常手脚发凉;
4.腹部凉;
5.脸部、头发爱出油;
6.睡不好,且舌头两侧齿痕重;
7.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如果中了3条以上,那么建议可以在家去做做南怀瑾老师推荐的温脐法来加以改善。
而这个温脐法的做法,就是拿家里的艾绒、花椒、桂圆给捣烂成泥,然后先储在纱带中,等夜间就拿一些药泥搓成丸子,给塞到肚子里就行了。
说起其中效力,主要是仰仗了性温阳的艾绒和性温热的花椒,而持续下来则是要靠桂圆肉的暖通来进行的;先说艾绒,这艾绒因为有“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的作用,所以自古变为温身之材。
其次,花椒也有着不小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花椒性味辛温,用来散寒除湿,温中健胃特别好。在肚脐贴里放花椒,还利用了它辛散走窜的气味,把药性带到脏腑经络中去,把一些陈年老寒湿都赶走。
制作方法如下,有空的小伙伴可以在家试一试:
材料:桂圆肉、花椒、艾绒按2:1:1比例,也可以按照这个剂量,桂圆肉20粒、花椒30克、*金艾条1根。再准备点医用胶布,如果对胶布过敏就弄点纱布或是保鲜膜都行。
方法:把花椒里多余的杂质、花椒杆捡出来,将花椒、桂圆肉(去核)放入料理机,打碎;把艾条里的艾绒取出,一点点加入料理机,继续搅拌,最终成为可以捏成球的粘合度。晚上睡觉时,把它放到肚脐眼,用医用胶布贴住固定,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取出。
当然你要是觉得制作过于繁琐,或者想再方便一些,那么推荐可以试用一下我们家的这款补阳暖气肚脐贴。
这款肚脐贴不仅一比一依照南师肚脐贴的配方来进行搭配,像文中的汉源贡椒和茂名桂圆都是标准配置,且在艾绒的选择上,我们家也用是农家生产的天然艾绒,只有这种远离了流水化作业的真正土艾绒,才能给各位带来真正的温暖之效。
肚脐贴家庭装送礼艾脐贴气艾草贴淘宝月销量55¥69购买其次,如果在过程中觉得身体燥热,那么就可以先将药泥取出,接着等身体自行调理即可。另外对于小孩子而言,因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缘故,所以最好不要给小孩子用这个温脐法,因为一旦用错,那么就容易伤阴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