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合肥专栏卢金玲山药根的畅想散文 [复制链接]

1#

山药根的畅想

作者:卢金玲

平日里在家,锅台灶沿是主要日常。霜降节气后,正午的阳光暖意融融,而当夕阳斜下时,凉意便四下慢慢涌来。傍晚,去阳台翻找些红豆,准备煮个营养粥。太阳已经很低了,西下的途中或从前面的高楼间侧出,薄薄地晒过来,将柜子里的亮度提高了几分。红豆、黑豆、桂圆、红枣……我在翻着,努力地想多凑几样,好让生活更加美味;抬眼间,看到了窗台上那盆随着我的翻找而晃动的芊细的山药枝,在好意提醒着我,对了!柜子里还有山药。往回走时,还忍不住谢了一眼窗台上那盆已亭亭玉立的山药。那山药,是一个多月前,收拾厨房水盆下的柜子找出来的。当时,和山药一起被我拯救命运的,还有几块生姜。那天,无意翻到下柜里有几块之前买的生姜和山药。由于长时间的搁置,生命其生长的本能,已让它们按耐不住性子,在水槽附近的有利环境中,发出芽来。生姜那原本饱满的姜体因供其芽头的蓬勃发出而有些缩憋,姜皮皱着,颜色较之之前更深些;芽座圆鼓鼓的,和姜自成一体。发出来的姜头虽青涩但执拗坚挺,*中带青,羞涩又有些坚韧顽强。山药当时没有生姜那样盎然的长势,只是在根上有几颗已隐隐出现的白色圈圈,里面有像是芽头的东西,在期待着生长绽放!望着眼前这两棵蓄势待长的生命,我有些惺惺相惜---这些都是每天伴随着我厨房生活的调剂,有心冒个头,我怎能不厚待它!出于返璞归真的想法,没有正式找花盆,而是找来两个家用的小盒,小心地兑上些土,将这两个小盆景养了起来。有人关心爱戴,这两小盆生命就焕了生机。把它们放在水槽边,不用刻意浇,只是洗碗洗菜溅出来的水,已够其滋润。姜芽已发出,其后长势并不明显,只是在探头探脑,适应着环境,看着和它一起的那个根兄弟---是的,那山药根发出的芽头,见了天日后,简直一天长一截!一个、两个、三个!有三个芽头,在根上发出,细若游丝,一起搀扶着,相互缠绕着,努力往上长。缠在一起的芽头,已形成一束,不再单薄,就这样蹭蹭地比着长,颜色褐紫,摇曳有致。这两盆不屈不挠成长的根枝,在我厨房的空间里,形成了独特的景致,让厨房时光充满了生长的美好。有了那份关爱,有时趁阳光好,把它们搬到阳台去见见太阳,让它们也感受到健康和温暖。看着那已长成一尺多高的芊芊山药枝,有时忍不住,对着细枝轻轻地吹口气,枝条翩若游鸿,也就搅动了前面穿窗而入的那抹阳光,一阵影零乱!平乏的日子,便多了几分生动。家居日常多是单调,但是我却乐意享受厨房平淡的时光,享受那份烟火气,那是生活温暖的上扬。每天做点事,静下心来看看书,让生活的温暖与思想的温暖两相交融,相互氤氲,动静互补。生活,有似宁静的湖水,一些小细节,小生机,小遇见,便是微风吹起的阵阵涟漪,让平静的湖面有了生机和趣味。平常的生活之下,让思想的流水在湖底自然涌动,生活也就充满内容,富有生机。 张恨水先生曾在散文《果盘》中写道:“予性不嗜水果,而酷爱供之……夏日供桃李,冬日供橘柚,各求一律。后观学生作西洋画,填鸭鳜鱼,萝卜白菜,无不可供写生,予乃习其章法而供之。”夏日鲜红的桃李,冬日金灿的橘柚,是养眼的诗意,是生活的丰美;而家家户户厨房里寻常可见的青菜萝卜也可以作为诗意的清供,让人感慨老先生确是享尽生活之味。平常的日子里,瓜果蔬菜五颜六色,生姜调料千滋百味,生活的营养一粥可温,生活的诗意乐趣随处撷取,一切皆因关爱,一切生机盎然。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卢金玲,安徽合肥人。喜爱阅读和写作,愿用手中之笔,抒情达意,描摹美好生活。

END

赭麓文学社

文学顾问:邓有民周晓斌

总编:江锐

副总编:周颖儒林翰士

编委:向新国朱寿江

高鸿雁张永香

黎晓东紫诺

刊头题字:董金义

投稿须知:

1.题材不限,字数四千以内,诗歌不少于三首或十五行。稿件须原创首发,杜绝一稿多投,文责自负,15日内未收到用稿信息可转投其它网络平台。

2.投稿邮箱:jiangrui

sina.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