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上海的话,或许大家首先会想到这是一线大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到处有污染,如果跟你说上海的人均寿命最长,或许心里都有一些不敢相信,但是事实就是如此的。
根据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截止到年,上海人的平均寿命就已经到了83岁,和日本的84岁平均年龄差距不到一年,平均寿命紧追日本。
其实深挖一下,相比于中国的其他地区,上海在长寿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生活优势。
上海人的平均寿命紧追日本,看看他们的早餐习惯,值得学习借鉴
喜欢喝汤
上海人最喜欢的食物是早起煲汤,对煲汤也有自己特别的讲究,上海人的汤里放的食物不多,大多是温补阳气、养血之类的食材,例如:黄芪、枸杞、当归、山药、桂圆等,这些食物不仅美味,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上海人喜欢喝排骨汤,鸽子汤,含钙量比较高,多喝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疾病。
上海人无论早上吃多少顿早餐,都会吃得很仔细,和北方人很不一样,正是因为均衡合理的早餐,上海人才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
习惯喝早茶
茶是南方人最喜欢的饮料,尤其是早餐,喝点早茶是必要的,这种现象在上海很正常,而且还有专门的茶餐厅,喝茶好处多多,而且,茶的种类很多。
早餐喝点茶可以及时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所以更有利于提神醒脑,提高一天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它还有解闷的作用,这也是上海人长寿的一种方式。
味精和盐吃得比较少
上海人的饮食也很讲究,烹饪时,人们尽量以清淡为主,很少放调味料,如味精、盐等。
但上海人做菜时,特别注重食物本身的味道,所以很少放调味品,这样不仅不会给心血管系统增加压力,而且更有利于气血通畅,预防慢性疾病。
早餐吃粗粮面包
对于大多数北方人来说,早餐一般喜欢吃面食,比如包子、面条、油条等食物,土生土长在南方的上海人,早上吃的大多是粗粮为主的面包,面包的种类很多。
在早餐食品中加入适量的粗粮和蔬菜,可以及时补充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热量低,膳食纤维进入人体后,能促进血液循环,保证血液畅通,预防胃肠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上海人长寿还离不开这3点生活优势
生活“精致”
相信大家都了解过日本的美味,上海也是中国非常“精致”的城市,由于地处中国南方,文化交融,上海人的饮食既有南方的精致小,也有多种文化融合而诞生的复杂品种,都诠释了精致二字。
上海市民的各种基本生活设施、各种文化活动都会聚集在这里,让上海人的生活变得“精致”,这也是上海和日本在健康方面最重要的共同点。
生活和休息规律
上海人喜欢“君子之交”,不喜欢休闲娱乐,如果你晚上12点请他出去吃宵夜,他们大多会拒绝你,原因是他们得睡个“美容觉”,除了年轻人忍不住加班,中老年人都很注重身体健康,很少熬夜。
他们认为晚上睡觉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睡好了,各种激素的水平就能保持平衡,就不容易生病,他们一般早上五六点就醒了,简单洗漱后就出去买早餐,做早操,他们的日常生活很有规律。
心态好
一系列研究表明,压力会导致大脑中某种蛋白质的数量增加,这种蛋白质与老年痴呆症有关。压力可能会加速老年痴呆症的恶化。
荷兰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乐观的态度可以延长人的寿命,悲观的人死亡率高达55%。
负面情绪对你的健康有害,焦虑、紧张、抑郁、兴奋等情绪可能会导致你身体的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失眠等问题。
什么时候吃早餐最好?
建议在早上7-8点食用早餐较为合适。
过早或过晚食用早餐,都可能会影响人体对于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甚至会影响体内系统组织的正常功能运行。
食用早餐的时间过早,人体胃部、肠道、肝脏等消化系统组织,还处于休息阶段。此时食用早餐会影响以上器官组织的正常代谢排毒,容易导致有害物质在组织内部形成潴留现象,从而不利于人体身体健康发展;
相反,食用早餐时间过晚的情况下,胃部由于缺乏物质分解转化,胃部腺体组织分泌功能亢进的状态下,不仅容易引起人体出现胃痛、反酸、恶心等不良症状反应,并且会直接影响体内血糖水平,诱发头晕、乏力、气短等继发性症状。